近日,網傳浙江省高能耗企業將在9月21日至9月30日關停,涉及印染廠、污水處理廠、化工廠、化纖廠等高耗能行業,其中印紡企業聚集地紹興市柯橋區相關企業將進入停產局面。浙江省發改委相關人士證實,相關文件政策的確存在。
形勢非常嚴峻,21日當天3點通知的6點停氣,8點停電,明確要求停產至月底,涉及當地161家企業。柯橋的印染產能占到了全國的1/3,這里的一舉一動影響著國際印染、紡織行業的發展。這一次“雙控”恰逢“金九銀十”旺季,使得整個紡織行業背負巨大壓力。
隨后,同處浙江紹興柯橋的迎豐股份、西大門兩家紡織行業上市公司相繼公告,根據相關要求,將臨時停產至9月30日。
迎豐股份公告稱,為緩解煤炭庫存狀況,保障供熱、用熱企業安全有序生產,公司所在柯橋區馬鞍街道熱電企業擬逐步降低供熱負荷,用熱企業按梯次實施停產。根據相關要求,公司于2021年9月22日至2021年9月30日期間臨時停產。本次臨時停產期間的產能約占公司全年總產能的3%。
西大門公告稱,由于電力供應緊張,浙江省近日對轄區內重點用能企業實行用電降負荷,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對重點用能企業實施停產,預計將停產至9月30日,預計影響遮陽面料產量約11.54萬平方米/日。
據涂料采購網了解,自工信部發布《2021年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并點名9省(區)能耗強度不降反升,10個省份能耗強度降低率未達到進度要求后,云南、江蘇、浙江、廣東等多個地區開始采取停電、停產等有力措施,加強高耗能行業的嚴格管控,力求確保完成全年能耗雙控目標特別是能耗強度降低目標任務。
浙江:高耗能企業停產至月底,涉及161家企業
前文提到的停電通知明確要求,全省立即對高耗能重點用能企業實行用電降負荷。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高耗能重點用能企業停產至月底。9月21日11時前未關停的高耗能重點用能企業,將由電力部門采取措施,共涉及161家企業。
浙江紹興柯橋區印染產能占到了浙江省的一半以上、全國的三分之一。這里的任何動態在全國市場看來都會被放大數倍,長三角多地傳出上調印染加工費的消息,上虞大型染料企業也對分散染料價格多次上調,分散黑ECT300%出廠價格從每公斤23元上漲到27元。
浙江作為化工大省,共52家化工園區,近5000家化工企業,化工上市公司80家,主要代表企業為鎮海煉化、浙石化、東華能源、衛星石化、浙江三圓石化、寧波海越等。此前浙江省發布《浙江省節能降耗和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十四五”規劃》,要求加強重點用能地區結構調整,寧波、舟山要嚴格控制石化、鋼鐵、化工等產能規模,推動高能耗工序外移,緩解對化石能源的高依賴性。加大落后產能和過剩產能淘汰力度,全面完成“散亂污”企業整治。
云南:工業硅、黃磷行業減產90%,多家上市公司停產
天原股份發布公告表示,近日,云南省發改委下發《云南省節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堅決做好能耗雙控有關工作的通知》。根據通知相關要求,公司在云南區域內的電石基地——水富金明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已階段性停產;大關天達化工有限公司、云南天力煤化有限公司分別按一條生產線安排生產。如該政策持續執行,將導致公司電石產量減少約2.5萬噸/月。
公告中提到的《云南省節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堅決做好能耗雙控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9-12月份工業硅企業、黃磷生產線的月均產量不高于8月產量的10%(即削減90%產量)。
目前云南省化工產業已成為全省工業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為核心,以磷化工和化肥產業為特色,以煤化工和鹽化工為支撐。全省共有規模以上化學工業企業346戶,當地化工企業包括云天化集團、中石油云南石化、*ST澄星、興發集團、云圖控股等。
在磷化工方面,云南是我國主要的黃磷產地,2020年云南省的黃磷產量約占我國總產量的一半,是主要的供給區域。而今年以來,云南地區黃磷產能先后多次經過限產影響,導致我國黃磷整體行業開工率較往年有明顯下行。今年5月云南缺水,疊加后期云南限電,黃磷整體產量明顯低于往年,5月至8月,由于供給端的限產,黃磷同比產量下行超過20%。
在硅產業方面,云南省重點發展以有機硅為重點的硅化工產業。工業硅全國產能約為509.5萬噸/年,其中云南工業硅產能為113.9萬噸/年(占22%),位居全國第二。如果在8月的基礎上進一步減產90%,那么全國黃磷產能將減少約15%。目前工業硅下游有機硅報價44666元/噸,日漲近3000元/噸。
富日智造專利產品
關于我們
富日智造(中山市富日印刷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綠色印刷原輔材料全供應鏈高新技術企業,獲評“廣東省富日綠色印刷材料與色彩管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擁有100多項知識產權與核心技術,形成以博士科研團隊為核心,各大高校產學研工作組互相協作的研發體系,創新能力位居行業前列,極具投資價值和發展前景。
富日智造擁有產能巨大的智能制造工廠,已實現自產膠印油墨、凹印油墨、化學品、上光油、印刷耗材、配套設備等,覆蓋膠印體系60%的剛需產品,為廣大印企提供自主研發生產的創新型綠色原輔材料和配套設備, 實現全品類工廠價直銷的一攬子采購、并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和貼心的售后服務,幫助全球印企向綠色印刷轉型升級,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在生產和經營中,富日智造始終堅持“綠色環保、質量先行”的理念,建立綠色規范化管理體系,實施嚴格的產品質量管控。生產經營資質齊全,已取得危化品安全生產許可證、危化品經營許可證、全國排污許可證、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OHSAS 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綠色印刷原輔材料產品認定等。
工業硅主要產地與產能情況
江蘇:超1000家化工企業“開二停二”藍豐生化公告,受江蘇電力供應緊張的影響,部分生產線臨時停產。涉及的生產裝置為:甲基硫菌靈生產裝置(5000噸/年)、表面活性劑生產裝置(5000噸/年)、丁硫克百威生產裝置(2000噸/年)。預計生產受限的產量,將在當地電力供應緊張形勢緩解后得以恢復。
晨化股份公告稱,受近日江蘇電力供應緊張影響,全資子公司淮安晨化新材料有限公司被迫臨時停產全部生產線。淮安晨化臨時停產涉及的生產裝置為:聚醚生產裝置(3.59萬噸/年)、端氨基聚醚(聚醚胺)生產裝置(2.30萬噸/年,其中:0.50萬噸/年為募集資金項目)、阻燃劑生產裝置(2萬噸/年)、烷基糖苷生產裝置(2萬噸/年,其中:1.50萬噸/年為募集資金項目)。
紅寶麗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泰興化學公司配合地區“能耗雙控”的要求實施停車限產,環氧丙烷(PO)裝置、過氧化二異丙苯DCP1#裝置開始有序停車。泰興化學公司是紅寶麗的環氧丙烷(PO)和過氧化二異丙苯(DCP)生產基地。環氧丙烷年產能10萬噸,DCP1# 裝置年產能1.2萬噸。
繼南通于9月初最早拉開限電大幕后,徐州、泰州、蘇州等多地企業已經陸續接到限產通知。減產、停產結束時間部分為9月底,部分為十一長假后。一份能耗雙控建議方案中列明,數十家化工企業停產,多家限產。
江蘇某企業透露,收到了《2021年9月19日能耗雙減控制方案》,要求企業按照分級進行限產。A類不得超過去年同期用電;B類要下降10%;1096家C類企業全部按照“開二停二”的措施進行限產,分為兩批,輪流生產;143家D類地塊上的企業進行全部停產;28家印染企業全部按照“開二停二”的措施進行限產,分為兩批,輪流生產。(“開二停二”的措施自2021年9月19日晚17時起執行,分為甲乙兩批。)
蘇州吳江地區某企業透露,9月份當地印染企業被安排停產,時間從9月19日至10月1日,分為四組,涉及企業數十家。
南通某紡織印染企業發布放假通知,結合相關部門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污染項目盲目發展的要求,對鋼絲繩、印染等行業進行有序用能調控,決定9月22日至10月8日放假17天。
由于能源雙控方面亮起“紅燈”,江蘇地區政策加碼,自15日起每月壓減100億度電。戴南地區企業從9月16日夜間12點至10月8日全部停產,要求企業到供電部門報停變壓器;南通地區工廠接到通知,限電15%左右;海陵區、泰州市等也有企業反饋收到限電通知。
江蘇目前化工園區14家,化工集中區15家,化工企業2000余家,當地化工上市公司85家。江蘇地區純堿、環氧樹脂(液體)、環氧氯丙烷等化工品產能在全國占比較高。整個江蘇的純堿產能占國內總產能17.4%,純堿行業作為高能耗、高碳排行業,也被列入限產產業。江蘇部分純堿企業9月已有減產計劃,開工率降幅或在20%。
廣東:“開二停五”,不配合查封10天
廣東電網表示,自9月16日起執行“開二停五”用電方案,錯峰日只保留保安用電負荷,保安負荷在總負荷的15%以下。不自覺執行錯峰規定的,將實施強制停電措施,查封期10天。
部分地區通知,輪休要停止生產用電,保留生活、宿舍、飯堂、照明、保安、保溫、應急等用電(不高于容量的20%)。對不自覺參與全面錯峰的客戶,將按規定采取強制停電并追加停電48小時。
東莞地區通知,2021年9月22-26日,每天全時段停止工業生產負荷用電。普通企業停電四天,高耗能企業要停電一周,是今年以來限電最多的一次。
中山地區更是實行工業企業“開一停六”,嚴格執行錯峰。
四川:約談紅色預警地區,鈦白粉企業或受限制
四川省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領導小組對今年上半年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紅色預警的廣元市、雅安市、阿壩州3個市(州)政府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并提出整改要求。四川省化工產業體系門類較為齊全,布局相對集中,是全國重要的天然氣化工生產和研發基地,化肥、三聚氰胺等產品的產能居全國前列,四川省化工企業超過1000余家,涂料企業200余家,四川省攀枝花市是全國鈦白粉企業最集中的地區,鈦海科技、天倫化工、鈦都化工、大互通鈦業等企業均為全國知名的鈦白粉企業。從中國鈦白粉分產區統計情況來看,2019年1-11月,鈦白粉產量排名前三位為四川、山東、安徽,分別占國內總產量的22%、17%、12%。
多個地區迎來“停工令”,化工行情仍處上行通道
除此之外,安徽、河北、天津等多個地區也陸續采取限電、限產等措施,嚴控高耗能企業生產,以保證“年末大考”中不會被點名考核。安徽:于9月22日起啟動全省有序用電方案。
山東:全省因煤炭供應不足,電力緊張,啟動限電措施。
青海:發布限電預警,限電范圍繼續擴大。
寧夏:高耗能企業停限產一個月。
廣西:廣西出臺了新的雙控措施,要求從九月份開始,對高耗能企業實行限產,并給出了明確的減產標準。
河南:部分加工企業限電三周以上。
內蒙古:從2021年起,內蒙古不再審批焦炭(蘭炭)、電石、聚氯乙烯(PVC)、合成氨(尿素)、甲醇、乙二醇、燒堿、純堿、磷銨、黃磷……無下游轉化的多晶硅、單晶硅等新增產能項目。嚴格控制企業限電時間,電價上浮不超過10%。
?陜西:9-12月,新建成“兩高”項目不得投入生產,本年度新建已投產的“兩高”項目在上月產量基礎上限產60%,其他“兩高”企業實施降低生產線運行負荷、停運礦熱爐限產等措施,確保9月份減產50%。……
據了解,目前已有十幾個省市地區采取停電限電、停產限產等措施,也就是說大半個中國的省市都迎來了“停工令”。而這些被點名或采取措施的省份不乏化工大省江蘇、浙江,涂料大省廣東,以及鈦白粉重鎮四川、安徽,磷化工重鎮云南、新疆,純堿重鎮青海等,覆蓋的化工企業高達數萬家。純堿、鈦白粉、黃磷、磷酸、有機硅、PVC、電石、草甘膦、醋酸、環氧氯丙烷、尿素、甲醇、環氧乙烷、環氧丙烷等多種化工品的供給端出現急劇壓縮,價格進一步上漲。
而通過近期黃磷、有機硅、PVC等產品價格的上漲也能看出,化工行情仍處于上行通道。目前正值金九銀十傳統旺季,價格基礎已經打好,而在供需失衡進一步加劇的情況下,預計未來3個多月的時間里,會有更多的化工企業參與到“減碳”的行列中,庫存低位之下,化工品的搶購潮將會再掀一波“漲價潮”。
整理來源:涂料采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