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部分食品和化妝品企業對產品過度包裝并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的問題屢見報端。這種“買櫝還珠”的現象,既浪費了資源,又增加了消費者負擔,更是對環境造成了污染,不利于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市場監管總局近期新修訂發布了強制性國家標準《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致力從源頭減少資源消耗和包裝廢棄物產生。
新標準規范了31類食品、16類化妝品的包裝要求,極大地簡化了商品過度包裝的判定方法,消費者只需要查看商品本身的重量或體積,并測量最外層包裝的體積,通過計算就可以初步判定商品是否存在過度包裝問題。同時嚴格限定包裝層數,規定食品中的糧食及其加工品不應超過三層包裝,其他食品和化妝品不應超過四層包裝。
國家強制標準對“過度包裝”說不
中秋節轉眼在即,各式各樣的月餅像潮水般上市了。人們在驚嘆月餅的口味花樣翻新的同時,也對貨架上琳瑯滿目、包裝大盒套小盒、里里外外整得像套娃一樣的“精品月餅”“禮品月餅”不知所措。特別是近兩年流行起來的“天價月餅”,愣是將每塊成本2元錢的月餅做成了節日硬通貨,月餅禮盒有帶高檔絲巾的,有贈送兩部華為手機的,價格超過5萬元的也不是啥稀奇事。
如今,像這樣過度包裝、豪華包裝、“櫝”貴于珠的現象可以休矣。
9月2日,為解決食品、化妝品過度包裝問題,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組織相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技術機構,對2009年版標準進行了修訂,制定發布了新的《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強制性國家標準,并將于2023年9月起實施。
據了解,此次新國標規定了包裝空隙率、包裝層數和包裝成本要求,以及相應的計算、檢測和判定方法。具體內容包括:一是規范了31類食品、16類化妝品的包裝要求;二是極大地簡化了商品過度包裝的判定方法,消費者只需要查看商品本身的重量或體積,并測量最外層包裝的體積,通過計算就可以初步判定商品是否存在過度包裝問題;三是嚴格限定了包裝層數要求,食品中的糧食及其加工品不應超過三層包裝,其他食品和化妝品不應超過四層包裝。新標準有利于引導綠色生產和消費,也有利于實現有效監管。
新標準將于2023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考慮到新標準發布后,食品和化妝品生產企業需要根據新標準要求,對產品包裝進行合規性設計,同時需要消納庫存包裝以及待售商品,尤其是化妝品類商品保質期相對較長,流通環節消納周期也相對較長。為避免對生產經營活動造成影響以及產生新的浪費,在廣泛征求有關產業部門、行業協會和企業意見的基礎上,為新標準的正式施行設置了兩年過渡期。
過度包裝如何認定?
“一看、二問、三算”
那么目前市場上出現的過度包裝都有哪些表現呢?
過度包裝的第一個表現就是:空隙過大。對此,標準按照食品、化妝品的不同單件凈含量,分別給出了規定空隙率。北京工商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教授馬愛進介紹:“具體來說,包裝內所有單件凈含量均小于等于1毫升或1克的商品,其包裝空隙率要小于等于85%;包裝內所有單件凈含量均大于50毫升或50克的商品,其包裝空隙率應小于等于30%。”
過度包裝的第二個表現是:包裝層數過多。對此,新標準明確:糧食及其加工品包裝層數不應超過三層,其他商品不應超過四層。不過,新標準也明確,如果是直接接觸內裝物的屬于產品固有屬性的材料層,比如粽子的粽葉、竹筒、空心膠囊等可不計算在內。
馬愛進說:“標準中對包裝層數的理解和計算非常明確,直接接觸食品和化妝品內裝物的包裝層就為第一層。從第一層開始,一直到最外層銷售包裝一共幾層,即為包裝的層次。以茶葉包裝為例,與茶葉直接接觸的金屬或者塑料包裝即為第一層,以此向外數有幾層包裝,就是包裝的層數。”
過度包裝的第三個表現是:包裝成本過高。對此新標準明確,生產組織應采取措施,控制除直接與內裝物接觸的包裝之外所有包裝的成本不超過產品銷售價格的20%。簡單算筆賬:一塊帶有三層包裝的月餅,銷售價格為10元,那么,除了最里層直接包月餅的包裝,第二層和第三層包裝的成本不能超過10元售價的20%,也就是2元。
在購買食品及化妝品類商品時,消費者如何快速判斷是否存在過度包裝問題呢?
據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司副司長魏宏介紹,消費者通過“一看、二問、三算”就能簡單判斷出食品、化妝品等商品是否存在過度包裝問題。一是看商品的外包裝是否為豪華包裝,包裝材料是否屬于昂貴的材質。二是新標準嚴格限定了包裝層數,在不能拆開包裝的情況下,要問包裝有幾層,層數是否符合要求。三是測量或估算外包裝的體積,并與允許的最大外包裝體積進行對比,看是否超標。
新標準還明確,食品或化妝品內裝物的體積是用凈含量乘以必要空間系數來表示,必要空間系數的取值依據產品而定。以酒類商品為例,酒的必要空間系數是13,一瓶500毫升的白酒允許的包裝空隙率不超過30%,據此可以計算出這瓶白酒外包裝的最大允許體積為9285.7立方厘米。假設這瓶酒外包裝的長寬高分別為20厘米、15厘米、30厘米,則實際外包裝體積為9000立方厘米,小于最大允許值,符合標準要求。
過渡包裝浪費嚴重
正確引導綠色消費
“研究表明,我國包裝廢棄物約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0%至40%,在這些包裝廢棄物中,大部分是過度包裝產生的。”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司副司長陳洪俊介紹說。
據國家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20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的數據,2019年,196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23560.2萬噸。“垃圾圍城”“垃圾圍村”問題漸趨嚴重。
此次發布的《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國家標準,再次強調了對商品包裝的要求,就是要從源頭減少資源消耗和包裝廢棄物產生,減輕消費者負擔。
陳洪俊表示,根據標準化法規定,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服務,不得生產、銷售、進口或提供。在過渡期后,市場上不允許再生產和銷售不符合新標準的食品和化妝品。因此,呼吁企業在過渡期內盡快整改達標。
對于如何讓新標準更好地實施,魏宏表示,一是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企業是標準實施的主體,食品和化妝品企業要按照標準化法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要求,切實提高認識,主動作為,履行好企業社會責任,盡早貫標、用標和達標,向市場供給更高質量、更加綠色環保低碳的產品。
二是加強標準宣貫實施。市場監管部門將通過一圖讀懂、標準解讀、標準公開、線上云課堂等多種方式,全方面宣傳新標準;同時,也會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標準培訓活動,為依法依標監管做好技術儲備。
三是引導消費者開展綠色消費。通過加強輿論宣傳,營造綠色消費環境,引導消費者自覺踐行綠色消費理念,崇尚節約,減少浪費,積極選購綠色環保低碳的產品,不選購、不使用過度包裝的商品。
據悉,市場監管總局接下來將會同有關部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結合碳達峰、碳中和的新部署新要求,免費公開標準全文,系統開展標準宣貫培訓,加大監督執法力度,督促食品化妝品生產企業盡快啟動對標達標診斷和產品包裝合規設計。同時,營造良好的綠色消費輿論環境,提高消費者對限制商品過度包裝標準的認知,倡導合理消費,引導消費者不選購過度包裝的商品,共同為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生活環境貢獻一份力量。
?
整理來源:法治日報
富日智造專利產品
關于我們
在生產和經營中,富日智造始終堅持“綠色環保、質量先行”的理念,建立綠色規范化管理體系,實施嚴格的產品質量管控。生產經營資質齊全,已取得危化品安全生產許可證、危化品經營許可證、全國排污許可證、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OHSAS 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綠色印刷原輔材料產品認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