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總會在一定的時期遇到發展的瓶頸,覺得運營的成本一直高漲,卻又難以找到成本的所在“位置”,我們稱之為“隱形成本”。
這如同生命體暗含的疾病,久治不愈,揮之不去,讓經營者頗為頭疼。如果能找到這些“隱形成本”,無疑如同找到“病原體”,那么下一步的“對癥下藥”一定就是再次騰飛之時了。
如果能總結出企業常常存在的多種“隱形成本”,企業可以由此而進行比照自檢,今天,你還“隱形”了嗎?
01
會議成本
會議是企業解決問題和發布指令的集體活動,但是也是一個高成本的經營活動。
因為這個活動往往是很多領導者參與的集體活動,每過一分鐘,意味著與會人員總數的分鐘數,而很多企業的管理人員并未掌握開會的技巧,都存在“會前無準備,會中無主題,會后無執行,與會無必要,時間無控制,發言無邊際”的六無現象。
當每個月發放薪水和總結收入時,財務報表的數字總是成為經營者奇效的“失眠藥”,殊不知這顆“藥”的很大一部分成分就是會議。
02
采購成本
采購在不同公司有不同的方式,但是這是影響企業經營的重要成本部分。我們常常只會將此成本關注在采購的價格和數量上,而難以看到除此之外的其他因素。
整個營銷團隊因此多等待一周時間無法和客戶簽約。而這種現象其實在很多企業里均存在。
一味的追求降低采購的直接成本而忽略了同時并存的“隱形成本”。當然,降低采購直接成本與本文并無沖突,在這里,我們要說的是企業的采購部門,要站在整體經營的角度綜合權衡的各項指標,才能真正控制采購的成本支出。
03
溝通成本
溝通,是企業運營的重要環節,很多企業在做眾多的制度培訓,精神層面的培訓,可是大多沒有“溝通能力”培訓。
在大多數企業,你會發現,在同事之間的溝通過程中,會出現嚴重失真的現象,或詞不達意,或答非所問,或百人百解……這種現象,說小了,讓很多工序成為無效工序,或失去很多重要機會。
說大了,有可能因此給企業帶來隱患。這是一個典型的因溝通不良而導致的成本增長。
購買使用“袋裝油墨&油墨擠出機”
請認準富日智造
■ 高強真空袋裝具有阻透、隔氧、遮光、防水、疏水疏油、防附著等性能,避免了油墨的氧化結皮,提高了油墨的存儲穩定性,保質三年時間。
■ 沖擊強度、抗張強度、機械強度和耐摩擦性能極高,便于長途運輸和儲存。
■ 防附著層、疏水疏油層可大大減少擠墨后的袋內壁殘墨,殘留量低至0.3%,干燥固化后可脫落。
無醇印刷認準小黃桶
▲ D+全能型免酒精潤版液
該產品結合創新高效生產技術及進口原料研制而成,能有效防止細菌在潤濕系統滋生并且不含甲醛和甘醇醚;含酸堿穩定劑,不會產生起泡現象,為您的印品提供更快的油墨干燥速度和更完美的色彩。
應用范圍
適用于UV油墨、金銀墨和普通油墨印刷,所有類型平張印刷機。
超能打的產品優勢
1)導電率低,不傷版,耐印率高:導電率600~800,在不烤版的情況下,耐印率可達到15萬印。
2)干燥速度快:pH:5.2-5.8,偏中性的pH值使印品干燥得更快,減少噴粉使用量,也提高了交貨速度。
3)出紙率高:潤版速度快,校版后出紙3~5張即可開始出成品。
4)停機不臟版:停機后無需使用潔版液擦版。
5)全能型的適用性:適用于各種機型、印品種類。
6)提升印品質量:網點更清晰,色彩逼真,大墨位也能穩定印刷。
7)安全環保:無酒精印刷讓車間更安全。
關于我們
富日智造(中山市富日印刷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綠色印刷原輔材料全供應鏈高新技術企業,獲評“廣東省富日綠色印刷材料與色彩管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擁有100多項知識產權與核心技術,形成以博士科研團隊為核心,各大高校產學研工作組互相協作的研發體系,創新能力位居行業前列,極具投資價值和發展前景。
富日智造擁有產能巨大的智能制造工廠,已實現自產膠印油墨、凹印油墨、化學品、上光油、印刷耗材、配套設備等,覆蓋膠印體系60%的剛需產品,為廣大印企提供自主研發生產的創新型綠色原輔材料和配套設備, 實現全品類工廠價直銷的一攬子采購、并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和貼心的售后服務,幫助全球印企向綠色印刷轉型升級,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在生產和經營中,富日智造始終堅持“綠色環保、質量先行”的理念,建立綠色規范化管理體系,實施嚴格的產品質量管控。生產經營資質齊全,已取得危化品安全生產許可證、危化品經營許可證、全國排污許可證、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OHSAS 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綠色印刷原輔材料產品認定等。
04
加班成本
很多老板總認為,員工在下班后“廢寢忘食”的“加班”是一種敬業現象。殊不知,這可能隱含著很高的成本。理由有三:
第一,加班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因為工作任務太重,而是員工的工作效率低下造成的,加班意味著低效率。如果客觀工作任務確實很重,那么企業應該及時補充新的人員和崗位才是真正的發展和進步。
第二,加班耗費更多的員工精力和體力,嚴重透支員工的健康,長期下去,會讓一些重要員工不能長期發揮其效能,并且有為公司帶來負擔的隱患。
第三,加班員工并不一定“務正業”,有些員工在下班之余,名為加班,利用公司的資源,從事其個人事情,同時還領取公司的加班費,很多企業的重要損失、數據丟失等都發生在下班時間,而加班成為企業“藏污納垢”的死角。
05
人才流動成本
有很多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上都是很欠缺的,他們認為人才是無限的,成為“鐵打的營盤”,員工自然也就成為了那“流水的兵”了。
不能不說,一個員工的離開對公司都是一筆成本,因為公司要承擔對這個員工的培訓費等前期投入,還要承擔新招聘該崗位員工的前期成本,還要承擔新員工是否適合崗位的風險。
而老員工的離職也會因為職業素養的關系,可能會流失重要的內部資料或信息,而其離職后,很可能會進入自己的競爭對手的企業。
所以,員工特別是老員工的流失無疑會給企業帶來高出其收入幾倍的支出。很多小企業在經營多年后,你發現他們一直是那么小的團隊,而除了老板之外,沒有一個員工是從企業成立當初留下來的。我想這可能就是其發展不起來的重要原因吧。
06
崗位錯位成本
人力資源管理中有句名言“將正確的人放到正確的位置”。可惜,真能做到這點的企業的真的不多。
曾經在一家人才市場招聘,聽到其員工之間的談話,說每次招聘會都要他們全體職員去搬桌子和椅子,因為是租借的體育館作為招聘場地。
上到職業經理人,下到普通職員,都成為了“搬運工”,我不禁嘆息,這家企業從事的是人才招聘與管理,怎么會花那么高工資請來并不專業的搬運工。
其實這體現了老板們一個非常清晰的心理,他們認為這些員工招聘回來就是要用的,只要自己有人手能做的,就不用再花更多的錢去做。但是我們發現他們因此付出的代價很高。
該企業的員工一直抱怨不停,因為相當多的都是女職員,根本沒有力氣搬運桌椅,那些高官們也從來沒有經受過這等“禮遇”,有些紛紛離職。我們也從此不在該招聘會招聘,因為我不相信這樣的團隊能給我提供很好的服務。
07
流程成本
企業的亂,有太多都是因為流程,這在企業管理中是一個通病,凡是發展緩慢的企業,其流程一定是混亂或不合理。他們為此承擔著很高的成本,然而一直卻視而不見。
流程,是企業運營的產業鏈,如同流水線一樣,沒有科學合理的流程,也就失去對各項工作系統性的控制,很多工作半途而廢,還有很多工作需要返工,無奇不有。但不得不承認,這會成為裹住企業前進雙腳的亂麻。
08
停滯資源成本
停滯的資源在企業里可以說是最廣泛的“隱形成本”,例如閑置的設備,積壓的庫存,低利用率的崗位職業,閑置的資金、擱置的業務等。
他們雖然不一定會繼續消耗企業的投入,但是他們卻是企業資產的一部分,企業會為此承擔著利息等隱形成本。所以說,一個企業里,停滯資源的多少,體現著企業資源利用率的高低。
09
企業文化成本
有人說企業文化如同一個企業的魂,會在其每一個成員的精神面貌中得以體現。這種文化在企業成立的初期階段就開始建立,他受企業的創始人的文化、習慣、技能、職業、好惡等影響,因此有人說,企業文化就是老板文化。
但是說企業文化會成為成本,或許很多人不以為然,但事實如此。我們會發現一些企業的員工精神萎靡,做事效率極其低下,無論多么優秀的員工只要進入,不久要么離開,要么也會變成那樣。
我們不能不說,這是“環境”問題。而這個“環境”正是這個企業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如同企業的生命,會伴隨企業的一生,只能調整,不可重造。
10
信用成本
這是一個牽扯到遠期回報的成本,誠信經營如同誠信做人。我們發現,很多企業,習慣拖欠供應商貨款,習慣拖欠員工薪資,習慣克扣他人,習慣拖欠銀行貸款等等,認為這樣可以減輕企業流動資金壓力。
但是從長遠來看,這會成為企業經營的嚴重隱形成本,首先,供應商一定會將時間成本算在其報價中,這類企業無法采購到最低價格的原料或服務。其次,員工薪資拖欠,違背勞動法規,有被懲罰的危險。
而拖欠銀行貸款,克扣他人,會給其信用度大打折扣,在企業某一天遇到困難時,會四面楚歌的。無疑,企業為此要付出慘重的代價,而其實其并沒有因此獲得任何益處。
11
發現成本
將企業推向快車道是每個企業家的夢想。但是風險系數也因此而同步增加。特別是大中型企業,他們雖然發展迅猛,收入豐厚,但是一旦出現危機,將是災難性的。
多個案例證明,企業的風險很多都是因為預料不足或管理不善造成的,在風險發生前,都早以埋下隱患。而很多大型企業或者知名企業因為一次風險而消亡。
可見,風險是舉足輕重的隱形成本。而這種現象并非顯而易見,實在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12
企業家成本
有一句話的好,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企業家如同一支軍隊的首領,其本身是企業支付成本最高的員工。很多民營企業的老板把自己變成了企業的“皇帝”,一切自己說了算,全體員工變成了執行的機器。
但是,企業家個人因素的缺陷,將會為企業增加沉重的成本負擔。這種現象主要體現在小型企業,但在大型企業里也存在著這樣的現象,我們也可以將這種成本延伸到企業的每一個部門甚至是每一個職員。
因為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工作負責,我們常常強調,在你的范圍,你就是領導,你有權決策。而很多領導者一直以自己為中心,這將大大降低了團隊的作戰能力,增加了高額的隱形成本。
記得曾經對一個抱怨公司缺乏人才的老板說過一句話:“你們公司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發現和善用人才的智慧”。
整理來源:印刷經理人雜志